Data
香港道路基础设施
交通普查中可通行道路的分布和长度 - 2023年
香港岛
覆盖比例: 88.9%
九龙
覆盖比例: 90.2%
新界
覆盖比例: 85.4%
总计
覆盖比例: 87.1%
公共交通统计数据
香港主要公共交通模式的客运量 - 2023年
香港岛
港铁
乘客: +23.3% 较2022年
新巴及城巴
乘客: +16.2% 较2022年
香港电车
乘客: +14.9% 较2022年
九龙及新界
九巴
乘客: +15.6% 较2022年
港铁
乘客: +24.5% 较2022年
过海公共交通客运量
港铁
+27.1% 较2022年
隧道巴士
+9.4% 较2022年
新渡轮
+7.6% 较2022年
天星小轮
+99.2% 较2022年
2023年车辆注册与牌照信息
总持牌车辆数
+0.6% 较2022年
总注册车辆数
-0.2% 较2022年
私家车持牌数
+1.1% 较2022年
持牌/注册车辆比例
2022年为87.6%
香港各地区充电站分布情况
中西区
快充: 54 (12.2%)
中充: 377 (85.5%)
慢充: 10 (2.3%)
东区
快充: 78 (19.8%)
中充: 299 (76.1%)
慢充: 16 (4.1%)
离岛区
快充: 59 (12.9%)
中充: 299 (65.3%)
慢充: 100 (21.8%)
九龙城区
快充: 50 (22.7%)
中充: 70 (31.8%)
慢充: 100 (45.5%)
葵青区
快充: 71 (28.0%)
中充: 174 (68.5%)
慢充: 9 (3.5%)
观塘区
快充: 154 (11.7%)
中充: 607 (46.0%)
慢充: 559 (42.3%)
北区
快充: 34 (7.1%)
中充: 271 (56.8%)
慢充: 172 (36.1%)
西贡区
快充: 120 (29.1%)
中充: 175 (42.4%)
慢充: 118 (28.5%)
沙田区
快充: 203 (14.9%)
中充: 505 (37.1%)
慢充: 653 (48.0%)
深水埗区
快充: 55 (21.7%)
中充: 169 (66.8%)
慢充: 29 (11.5%)
南区
快充: 59 (19.9%)
中充: 231 (78.0%)
慢充: 6 (2.1%)
大埔区
快充: 21 (12.6%)
中充: 116 (69.4%)
慢充: 30 (18.0%)
荃湾区
快充: 45 (14.2%)
中充: 252 (79.2%)
慢充: 21 (6.6%)
屯门区
快充: 61 (32.3%)
中充: 116 (61.4%)
慢充: 12 (6.3%)
湾仔区
快充: 78 (13.9%)
中充: 410 (73.2%)
慢充: 72 (12.9%)
黄大仙区
快充: 46 (20.1%)
中充: 168 (73.4%)
慢充: 15 (6.5%)
油尖旺区
快充: 118 (33.6%)
中充: 183 (52.1%)
慢充: 50 (14.3%)
元朗区
快充: 90 (25.4%)
中充: 240 (67.6%)
慢充: 25 (7.0%)
香港各地区车辆分布情况
2023年各地区车辆类型分布统计
香港各地区车辆停车位分布情况
中西区
私家车: 52 (80.0%)
货车: 10 (15.4%)
巴士: 3 (4.6%)
东区
私家车: 60 (100%)
货车: 0 (0%)
巴士: 0 (0%)
南区
私家车: 18 (78.3%)
货车: 0 (0%)
巴士: 5 (21.7%)
湾仔区
私家车: 68 (95.8%)
货车: 0 (0%)
巴士: 3 (4.2%)
九龙城区
私家车: 203 (88.3%)
货车: 6 (2.6%)
巴士: 21 (9.1%)
葵青区
私家车: 30 (93.8%)
货车: 2 (6.2%)
巴士: 0 (0%)
观塘区
私家车: 12 (100%)
货车: 0 (0%)
巴士: 0 (0%)
北区
私家车: 26 (74.3%)
货车: 9 (25.7%)
巴士: 0 (0%)
西贡区
私家车: 184 (94.4%)
货车: 11 (5.6%)
巴士: 0 (0%)
沙田区
私家车: 172 (91.5%)
货车: 8 (4.3%)
巴士: 8 (4.2%)
深水埗区
私家车: 150 (100%)
货车: 0 (0%)
巴士: 0 (0%)
大埔区
私家车: 120 (98.4%)
货车: 2 (1.6%)
巴士: 0 (0%)
荃湾区
私家车: 45 (63.4%)
货车: 26 (36.6%)
巴士: 0 (0%)
屯门区
私家车: 65 (100%)
货车: 0 (0%)
巴士: 0 (0%)
黄大仙区
私家车: 20 (46.5%)
货车: 23 (53.5%)
巴士: 0 (0%)
油尖旺区
私家车: 181 (76.7%)
货车: 40 (16.9%)
巴士: 15 (6.4%)
元朗区
私家车: 2 (13.3%)
货车: 4 (26.7%)
巴士: 9 (60.0%)
离岛区
私家车: 5 (100%)
货车: 0 (0%)
巴士: 0 (0%)
香港的士站分布情况
2023年各类的士站数量统计
大嶼山的士站
占总数的3.9%
過海的士站
占总数的6.9%
市區的士站
占总数的61.6%
市區及過海的士站
占总数的0.2%
市區及新界的士站
占总数的0.2%
新界的士站
占总数的13.3%
新界及市區的士站
占总数的13.9%
香港电动车登记总数趋势
2020-2024年电动车登记数量变化
年份 | 登记总数 | 同比增长 |
---|---|---|
2020 | 17,352 | - |
2021 | 26,833 | +54.6% |
2022 | 45,726 | +70.4% |
2023 | 73,494 | +60.7% |
2024 | 105,609 | +43.7% |
樓價指數 EPI
香港房地产市场趋势
最新公佈
106.52
較上週
+0.27%
較上月
-0.39%
租金指數 ERI
114.18
較上週
-0.03%
較上月
+0.45%
最新一期為2025/04/04,反映2025/03/21 - 2025/03/27(臨時買賣合約/租賃協議簽署時段)的二手私人住宅樓價。
香港电力供应商电价
香港两大电力公司服务地区及收费标准
中电 (CLP)

服务地区:九龙、新界及大部分离岛
港灯 (HK Electric)

服务地区:香港岛、鸭脷洲和南丫岛
香港电动车充电设施分析
充电设施分布与未来发展趋势
香港电动车充电网络全景分析
截至2023年,香港共有5651个公共充电站,覆盖全港18个行政区
香港正积极发展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沙田区拥有最多充电站(1361个),其次是湾仔区(560个)和离岛区(458个)。从充电类型来看,中速充电器占主导地位,约占总数的60%,快速充电器占18%,慢速充电器占22%。
政府与私营企业合作,计划到2025年将公共充电站数量增加至8000个,重点增加快速充电器比例,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动车充电需求。香港两大电力公司中电和港灯也积极参与充电网络建设,提供不同的充电解决方案和电价方案。

香港各区充电站分布差异分析
充电设施分布不均,核心城区与新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
香港各区充电站分布呈现明显不均衡特征。沙田区以1361个充电站位居首位,占全港总数的24%,这与其作为新界主要住宅和商业中心的地位相符。紧随其后的是湾仔区(560个)和离岛区(458个),分别占总数的9.9%和8.1%。
从充电类型分布来看,港岛地区(中西区、东区、南区和湾仔区)以中速充电为主,快充比例较低,这与其高密度城区特点和空间限制有关。相比之下,新界地区(如西贡区、元朗区)快充比例明显较高,反映了新开发区域对快速充电需求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沙田区虽有最多充电站,但慢充比例高达48%,这可能与其早期部署的充电设施有关,亟需升级改造。

快充、中充与慢充设施分布特点
不同充电类型的布局反映城市功能分区和用户需求差异
香港充电设施类型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功能性差异。快速充电站(50kW以上)主要集中在交通枢纽、主要商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油尖旺区(33.6%)、西贡区(29.1%)和葵青区(28.0%)的快充比例最高,这些地区往往是重要的商业中心或交通要道。
中速充电站(7kW-50kW)是目前香港最主流的充电类型,在大多数区域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中西区(85.5%)、南区(78.0%)和东区(76.1%)等港岛地区。这类充电设施主要部署在商场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和居民区,适合2-4小时的充电场景。
慢速充电站(7kW以下)则主要分布在住宅区和工作场所,沙田区(48.0%)、元朗区(45.5%)和九龙城区(45.5%)的慢充比例较高,这反映了这些区域住宅社区的普遍特征,适合夜间长时间充电。

香港电动车充电成本与电价结构
中电与港灯电价差异及对电动车用户的影响
香港电动车充电成本受到不同电力供应商服务区域的影响。中电服务九龙、新界及大部分离岛地区,每度电价为107.4港仙;港灯服务香港岛、鸭脷洲和南丫岛,每度电价为119.6港仙,比中电高出约11.4%。
以常见电动车型为例,一辆电池容量为60kWh的特斯拉Model 3,在中电区域充满一次电的成本约为64.4港元,而在港灯区域则需要71.8港元。相比之下,相同级别燃油车辆行驶相同里程所需燃油成本通常在120-150港元之间,电动车能源成本优势明显。
两家电力公司还提供不同的电动车充电优惠计划。中电的"低碳驾驶计划"为注册用户提供非高峰时段优惠电价;港灯的"智易充"计划则提供全面的充电设施安装和管理服务。随着电动车普及,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差异化电价方案推出,进一步降低电动车使用成本。

香港电动车充电网络未来发展规划
政府2035年前实现零排放车辆全面普及的基础设施规划
香港特区政府已制定2035年前停售传统燃油车的目标,为支持这一目标,充电基础设施的扩建和升级是关键。政府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公共充电站数量从目前的5651个增加至15000个,重点增加快速充电器的比例至少达到30%。
在区域分布策略上,将重点加强目前充电站密度相对较低的区域,特别是大埔区、屯门区和深水埗区等地。同时,计划在高速公路和主要道路沿线建设超级充电走廊,每15-20公里设置一个高功率充电站,支持长途电动车出行。
在充电技术方面,香港将逐步引入350kW及以上的超高功率充电设施,支持新一代电动车10-15分钟快速充电需求。此外,探索智能电网与电动车的双向充放电(V2G)技术应用,将电动车融入可再生能源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电网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