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筆架山超級充電站

筆架山超級充電站

我們的項目是基於香港政府計劃到2027年引入約3,000輛電動出租車的政策背景而設計的。面對香港出租車每天運營超過18小時的高頻充電需求、司機充電時間造成的收入損失(等待時間2.1小時帶來285港幣的收入損失)以及傳統快充站建設成本高等挑戰,我們開發了一套高效、靈活且簡化的近零碳模塊化超級充電系統,以滿足電動出租車轉型的迫切需求。

PEDF(Generation-Storage-Charging-Flexibility)技術研發,構建可持續的電動出租車充電生態系統。

光伏發電系統(Generation)

可擴展的太陽能陣列,將太陽能轉換為直流電,提供清潔能源來源

綠色能源儲存系統(Storage)

採用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儲存多餘的太陽能或非高峰期電網電力

總容量達332kWh,可支持多輛電動出租車的高峰期充電需求

交/直流配電系統(Charging)

將交流電轉換為電動車充電所需的直流電

最大充電功率可達600kW,支持多輛電動出租車同時快速充電

靈活智能監控平台(Flexibility)

邊緣網關,配備人工智能驅動模型和數字孿生技術

實時收集系統數據並進行智能控制,優化充電效率和能源使用

集成四大核心硬件子系統和充電樁於標準化集裝箱中,形成可快速部署的獨立超級充電站。

標準化設計:

採用標準集裝箱封裝,可快速運輸和部署

模塊化設計便於擴展和維護,適應不同場景需求

技術優勢:

支持直流電離網/並網運行模式,提高系統穩定性

通過PEDF技術動態調整充電功率,優化能源使用效率

5分鐘充電可行駛200公里,滿足出租車快速周轉需求

環保效益:

每年可節約500噸標準煤,減少能源消耗

每年可減少1800噸二氧化碳排放,助力香港實現碳中和目標

構建智能數字化充電服務生態系統,提升用戶體驗和運營效率。

"零碳充電"移動應用程序

為用戶提供超級充電站的實時信息,包括可用性、充電功率等

提供便捷預約和支付功能,減少等待時間

個性化充電計劃推薦,優化用戶充電習慣和成本

後台管理系統

實現動態能源儲存調度,根據負載和電價實時調整

跨站點優化能源分配策略,提高整體網絡效率

提供電網協同運行分析報告,支持決策優化

數據分析與優化

充電行為模式分析,預測需求高峰

能源使用效率評估,持續改進系統性能

碳減排量實時統計,量化環保貢獻

香港首個近零碳超級充電站商業示範項目,為電動出租車轉型提供可行解決方案。

項目概況

位於香港筆架山戰略位置,覆蓋核心出租車活動區域

與新科發展等公司合作建設和運營,集合產業鏈優勢

計劃使用1,000輛電動出租車進行實際運營測試

預期成果

驗證PEDF技術在實際運營中的可靠性和性能

建立可複製的商業模式,支持全港推廣

為香港電動出租車轉型提供完整解決方案

社會影響

減少出租車行業碳排放,助力香港實現碳中和

降低出租車司機的能源成本和充電等待時間

示範新能源交通技術集成應用的最佳實踐

充電時間(分鐘/200公里)

最大充電功率(kW)

年減碳量(噸CO₂)

計劃電動出租車數量(2027年)

胡劍平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Haylion Technologies

eMaaS創始人,海梁科技創始人、董事長,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城市客運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同濟大學道路與交通工程工科博士,曾擔任深圳巴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長,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深圳市政府運輸局局長助理、人事處處長,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副理事長,美國微宏動力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丘建棟

Senior Engineer of SUTPC

交通信息與模型院院長,深圳市高層次領軍人才。17年交通建模和大數據經驗。主持30餘項大城市的模型及大數據平台項目和10項國家部省級科研課題。授權30項專利,參編5本專著和行業標準,發表35篇論文,獲得24項國家部省級獎項。

柯錦濤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KU

任交通領域國際頂刊TRC青年編委以及TRE編委。主持多項科研課題,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香港運輸署智慧交通基金、香港研究資助局基金、香港環境署環保基金等,總資助額超過1000萬港幣。發表超過50篇 SCI/SSC 論文,總引用數超過4900次,2023年被斯坦福評為智慧交通領域世界Top 2%學者。